中国公共环卫网 - 公共环卫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创业融资 | 防骗攻略 | 防骗曝光 | 管理资讯 | 清洁用具 | 设备资讯 | 销售策划 | 综合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防骗攻略 > 知网不能只顾盈利应有公共责任担当
T.biz | 商业搜索

知网不能只顾盈利应有公共责任担当

信息来源:e-h.com.cn   时间: 2019-03-01  浏览次数:115

 

赵志疆

据媒体报道,2月22日,中国知网更新了网站的支付页面,增加了自定义充值。然而,这并非是知网的主动改变,而是法院判决的结果。去年5月,江苏一名大学生状告中国知网经营方,近日获胜诉。原来,这名大学生想在知网下载一篇7元的论文,却发现最低必须充值50元,用不完想要退款,还要交手续费,于是起诉了知网公司。最终法院认定这样的限制无效,知网也据此对充值限额作出了调整。此后,知网“垄断学术资源”“定价过高”等问题,成为舆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演员翟天临或许也没有想到,他轻描淡写的一句“知网是什么”,竟至于成为学术界最大的笑话。很多大学生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不知道知网,怎么能写论文呢?”在他们眼中,国内博士生不知道知网,就如同“互联网从业者不知道BAT、做设计的人不知道Photoshop、炒股的人不知道证监会”一样荒唐可笑。不过,能写论文,就知道知网是什么了吗?答案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知识付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而知网无疑执行地最为有力:想写论文就必须查资料,想查资料必须上知网,想上知网必须先付费。这起官司使人看到,知网的付费阅读不仅明码标价,而且预设了最低消费门槛。如果将这理解为对版权的维护,那就未免过于天真了,因为相比起对读者的锱铢必较,知网对于作者是异常慷慨的,当然,只是慷作者之慨而已。

有人吐糟:论文被知网收录,报酬只是面额不等的阅读卡。虽然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恩小惠,但已实属难得——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也有不少文章被知网收录在册,但我连阅读卡也未曾收到,想要查阅自己的文章,除了付费别无他途。

中国知网是为响应世界银行提出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概念而设立,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为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提供数据资源和工具,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公益性。现在看来,这个本该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知识平台,正在显现出日益强大的经营性和盈利性。

财报显示,知网年营收超过10亿元,不仅是毛利率高达60%的版权运营商,而且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600100)”旗下利润率最高的赚钱公司。“吸金能力”强大的背后,知网的“吃相”却令人不敢恭维——针对普通读者设定最低消费门槛之外,针对学术机构的报价更是逐年上涨,许多图书馆40%的经费都会花在购买数据库上,而且订购不能中断,否则将无法接续。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曾发布通知要停用知网,原因是从2010年到2016年知网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但其后不久,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恢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原因很简单,知网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知网万万不能。

即使不支付任何报酬,作者还是要把论文成果上传到知网上去;虽然对报价颇多不满,用户还是要从知网完成付费下载。作者和读者的依赖,知网自然心知肚明,两者之间的“剪刀差”,也给知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作者和读者有没有可能改换门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而且随着数据资源的集聚效应,垄断地位仍在不断加强。至此,知网面临着与互联网龙头企业同样的拷问——数据意味着竞争力的时代,如何避免那些数据巨头“大而为恶”?

这当然不是说互联网企业做大之后一定“为恶”,但不必讳言的是,企业做大之后,“为恶”不仅会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会更加难以防范。当企业强大到占据垄断优势之后,不可避免要承担一定的公共责任,公众希望数据巨头兼济天下,资本的逐利性却更希望“独善其身”,这种割裂必然造成舆论纷争。

实际上,垄断不是问题,赚钱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凭借垄断赚钱——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很不幸,舆论漩涡中的知网同时满足了这两条;更不幸的是,满足这两条的还有更多的互联网巨头。

知网事件发酵已久,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此作出表态,不仅应明确告诉大家“知网是什么”,而且应明确告诉所有互联网企业,如何在商业运作与公共责任之间达成平衡。在公众实际上丧失了“用脚投票”的领域,法律层面的“防火墙”无疑是公共利益的最后屏障。

(作者系时评人)

责任编辑:王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公共环卫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