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环卫网 - 公共环卫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创业融资 | 防骗攻略 | 防骗曝光 | 管理资讯 | 清洁用具 | 设备资讯 | 销售策划 | 综合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创业融资 > 公共空间的热点与冰点
T.biz | 商业搜索

公共空间的热点与冰点

信息来源:e-h.com.cn   时间: 2019-07-10  浏览次数:69

国图二层

27℃

君太百货

24℃

“天气转热以后,我每天都在纠结要穿长裤还是短裙。虽然室外骄阳似火,但是地铁冷、电影院冷,商场更是冷得想让人买冬装。”白领小优告诉记者,每次逛街时间长了都会冷得肚子疼。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拥有和小优相似的烦恼,因为体感温度不一样,在同一个空间内,有人觉得刚好,而另一些人却认为太冷。

近日,北京地铁6号线开始试行强冷车厢和弱冷车厢,获得了网友的纷纷点赞。那么,在其他公共场所,如图书馆、电影院、商场等地,是否也有必要设置强冷区和弱冷区,让服务对象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温度区域呢?

商场

平均温度较低,有人欢喜有人愁

探访地:汉光百货、君太百货等

舒适度:24℃至26.5℃偏冷

6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单商圈的汉光百货,在三层遇到了几位正在挑衣服的中年女士,她们一边用手摩挲着露出衣服的手臂,一边抱怨空调温度低。而此时不少身穿吊带背心和短裤的年轻人也在边聊边购物,看起来舒适自在。记者随身携带温度计在商场一楼至五楼之间行走20分钟后,显示温度为25摄氏度。而在商场的某些位置,例如空调出风口、靠近空调的商铺等地,体感温度更低一些。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位年轻女孩,她们表示商场内温度是有些低,“但是现在外面的气温有三十四五摄氏度,热得心里特别烦躁,进来蹭空调凉快凉快,整个人会舒适很多。”

在与汉光百货一桥之隔的君太百货,这里的室温还要更低一些。在二层,记者的温度计降至24摄氏度。君太百货的工作人员李俊(化名)告诉记者,把空调温度调到这么低主要是考虑到顾客的购物体验。“商场里一整天的温度都是这么低,但人实际上的感觉比24摄氏度还要低。把空调温度调得这么低,主要是因为室外温度太高,商场内温度低一些的话,客人一进来就会觉得很凉爽很舒适,购物的感觉会更好。但是,我们在商场内工作一天,就感觉比较冷了,你看好多工作人员都要穿一个小外套。”李俊指着站在柜台处的几位销售人员告诉北京晚报记者,而李俊自己也是长衣长裤。虽然商场调低温度是为了取悦顾客,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低温。正在挑选女鞋的刘女士告诉记者,逛了一个多小时,感觉头有点疼,特别是在某几家鞋店,“能感觉到冷风从头上吹下来,刚进来的时候还好,逛久了有些难受。”

随后,记者又探访了几家商场,位于王府井(600859)的东方新天地,平均温度为26摄氏度,部分店铺的温度更低一些。海淀黄庄附近的新中关购物中心平均温度也为26摄氏度,欧美汇购物中心平均温度为26.5摄氏度。记者在这些商场随机采访多位顾客,大部分受访者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冷,但也有4位顾客表示,店铺内温度低,进去之后出现咳嗽等症状。

电影院

各厅温度不一样冷热只能靠运气

探访地:天幕新彩云国际影城、广安门电影院

舒适度:23℃至31℃冷热不定

如果说商场内温度太低,顾客还能随时走动的话,那么,电影院内温度太低就让人有些无奈。

小吴就职于一家影视公司,因为工作原因,电影院成了他经常光顾之地。小吴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去电影院时,如果觉得冷,扛一扛也就过去了。但是上次约喜欢的姑娘去看电影,情况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上个周末,我约妹子去看一部新上映的动画电影,还是我常去的那家电影院。那天室外温度大概有35摄氏度,我感觉放映厅里的温度最多也就23摄氏度。电影开始没一会儿,她就开始捂着肚子和腰说被冻得有点儿难受。我看电影院的柜台售卖的都是爆米花和冷饮,心里又担心她受凉,电影看得很尴尬。”

小吴所述的电影院是位于海淀区北太平桥西的天幕新彩云国际影城。6月30日下午4时许,小吴再次约朋友来到这家电影院观影,有了上次的教训后,他特地带来了一件外套。“可能是天气稍微变凉了一点,室外温度没有上次那么高,所以这次电影院里也没有上次那么冷,但我用手机测温软件测出,此时放映厅内的温度也只有25摄氏度。对女孩子来说,还是有些冷。”

有的电影院冷得似“冰窖”,但也有电影院热得像“火炉”。住在牛街的杨光(化名)基本每周都会去广安门电影院看电影。他发现这个电影院的不同放映厅,冷热状况也不太一样,“我喜欢温度较低的厅,但是买票的时候也没法选择去哪一个,只能凭运气。”6月28日晚,记者来到广安门电影院,电影《蜘蛛侠》的放映厅内全坐满了观众。在电影开始放映前,记者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显示,厅内温度为29摄氏度,放映到大约一半时,温度则上升到了31摄氏度。

国家图书馆

楼上楼下冷热不同读者选择较多

舒适度:25.5℃至30℃舒适

与商场、电影院相比,国家图书馆显得“人性”许多。每一层的温度不一样,读者可以选择去舒适的区域阅读。

6月25日,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进入大门后首先来到了二层西区,这里主要放置了社科类图书,这个大厅相对封闭。记者随身携带的温度计在这个空间内静置10分钟后显示为27摄氏度,总体而言,这里体感温度较为舒适。记者发现,在这个大厅阅读的人中,不少人身着短袖短裤。

记者由二层天井台,下楼梯来到一层,这里主要是馆藏工具书。因为这个区域刚好位于天井的位置,密闭性并不不如一层,记者刚走进这片区域,就能感觉到温度明显比二层高许多,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显示为30摄氏度。一位正在阅读的年轻男士告诉记者,感觉有些许闷热,但总体还行。今天是因为上层没座儿了所以来这里自习,上面两层会凉快许多。

图书馆三层主要放置科技类书籍,大厅也比二层更小一些。记者站在书架之间,温度计放置10分钟后,显示为25.5摄氏度。

记者探访国家图书馆当日,室外温度约为34摄氏度。然而在图书馆内阅读的许多女性都穿着薄款的长袖外套。正在二层大厅内借阅的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国图内的温度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而且每个馆的温度不一样,觉得冷了拿着需要的书换个地方。带衣服一方面是担心在温度较高的阅读区域找不到座儿,另一方面是如果一整天都吹空调,自然会觉得有些冷。”

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内随机采访四位读者,他们均表示图书馆内的体感较为舒适,某些位置比较冷的话,带件衣服基本就能解决。

专家点评

“6号线经验”难于大范围推广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规定,公共场所夏季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在符合该规定的基础上,公共场所如何才能照顾到不同人群的冷热需求?地铁6号线的尝试是否有借鉴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毛寿龙表示,“目前北京在硬件方面的服务设施做得很好。但相对而言,在软件方面的服务意识还不够精细,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去多做一些考虑。但北京地铁6号线的新尝试还需要再观察,地铁的车厢并不是封闭的,设立了强冷和弱冷区可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地铁运营强度很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人非常多,乘客可能挤不上自己想去的车厢。让所有人感到舒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怕冷的人多穿几件衣服。”

和毛寿龙的观点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鹏则表示地铁6号线的尝试值得借鉴,因为“这给了乘客自由”。

那么,在商场、电影院、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是否也有必要推出强冷区和弱冷区?毛寿龙表示,某些公共场所没法做到差异化设置。“因为很多公共空间是开放的,很难做到温度控制。而电影院,如果要向观众告知不同厅温度,有可能会给经营者带来经济损失,因为今天看这场的观众可能喜欢26摄氏度,明天看同一场的更喜欢28摄氏度。只有图书馆可以在不同的自习室试着区分一下温度。”

刘鹏的观点则不同,他认为,“不仅是地铁上的乘客体感温度不同,在其他公共场所的顾客也会有不同的温度需求。目前公共场所没有推行强冷弱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意识问题,运营者还是把服务对象当一个整体来考虑,没有细化到个体化差异。二是经济原因,首先需要调查清楚顾客在哪些地方需要有不同的温度,这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其次,大部分公共场所的室温都是由中央空调来整体控制,如果要分开强冷区和弱冷区,则需要在不同的区域分开线路,很多运营主体可能没有动力去做改造。

本报记者谢宇航文并摄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公共环卫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