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环卫网 - 公共环卫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创业融资 | 防骗攻略 | 防骗曝光 | 管理资讯 | 清洁用具 | 设备资讯 | 销售策划 | 综合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管理资讯 > 像管小区一样管镇区 奉化松岙“大物业”模式破解公共环境卫生管理顽疾
N.biz | 商业搜索

像管小区一样管镇区 奉化松岙“大物业”模式破解公共环境卫生管理顽疾

信息来源:e-h.com.cn   时间: 2021-07-15  浏览次数:29

松岙镇引进的第一辆机扫车正在作业

  镇区的6个村犬牙交错,居民跨界居住很普遍,一些区域就成了“三不管地带”;日常管理中容易“扯皮”,养护绿化的就不管垃圾清理;各村保洁工年纪较大,街面保洁不均衡,小街小巷往往没人扫......这是宁波奉化区一个偏远滨海小镇——松岙镇曾面临的公共卫生管理的顽疾。特别是,随着今年红色旅游“火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了这个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小镇旅游参观,环境卫生成为形象短板。

  为此,松岙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把改善环境风貌作为为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于今年6月1日实施“大物业”模式,镇区公共区域环境治理都由一个“大管家”负责。实施一个多月,环境风貌大变样。

  “大管家”模式,即通过招投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镇区内的主干道、主要河道以及镇建成区内6个村的公共区域环境治理等事务,交给第三方浙江捷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维护。这就好比将整个镇建成区作为一个巨大的社区,由一个物业“大管家”负责打理,此举在奉化开了“大物业”先河。

  根据合同,公司承包了松岙镇建成区内所有道路以及主要河道的保洁,还有垃圾分类、绿化养护等工作,形成环境卫生管理“一张网”。

  卓龙华是街横村原党支部书记,这次受聘成为捷达公司在松岙的“大管家”。据他介绍,以前各个村自己聘保洁工,“各人自扫门前雪”,但很多保洁工年纪较大,一些小街小巷的保洁,效果就不理想。“实施‘大物业’后,重新调配人手,划分责任区”,镇区街道保洁工由原来的37人精简至22人。“我们排了两个人每天在大街小巷转,专门做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来。”卓龙华说,尽管保洁工少了,但清扫保洁区域比以前增20%左右,垃圾分类更规范,厨余垃圾的收集量明显增加。

  不仅如此,引入专业机构来服务,还消除了部门壁垒。按照传统的管理体制,如环境卫生保洁,镇、村各管一摊,镇里只负责一段主路和两条大溪,小街小河由村里自组队伍进行管理。此外,镇区的绿化养护归镇城建办,河道保洁维护是镇农办的事,环境卫生又归镇社事办管。“这样的体制,看似样样有人管,事实上要管好却很难。”松岙镇副镇长何冬赞说,实施“大物业”后,镇区公共区域管理“一盘棋”,打破了部门、镇村管理“壁垒”,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大物业”服务价格如何?根据协议,松岙镇每年向捷达公司支付500余万元购买“大物业”服务,与以前分散管理所需经费相比,多了30多万元,但现在物业服务的区域大了,项目多了,质量也有显著提升。前不久,松岙镇组织农办、城建办以及镇区6个村的干部等,对“大物业”实施一个月来的成效进行评估,大伙总体上给予“满意”的评价。

  据了解,按照计划,“大物业”分步推进,第一阶段是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公共服务;接下来要实施第二阶段,把市政维护、民生服务的部分内容也纳入进来,由物业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开通服务热线,开展一系列有偿、低偿、无偿服务。

  引入“大物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让镇、村干部从繁琐的卫生保洁事务中解脱出来,当好管理者角色。“实施‘大物业’模式,是松岙镇实施基层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之举。”松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各村的干部都是“大物业”的监督者,“村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庭院美化、景观打造中去,提升村庄居住品质,搞好‘我们的家园’建设。”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公共环卫网证实,仅供您参考